A股成功“闯关”MSCI 量化交易你还不了解起来?
北京时间6月21日凌晨4时30分,MSCI公布2017年度市场分类评审结果。在前三次“入摩”折戟后,明晟公司宣布正式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MSCI的前身是摩根士丹利指数服务公司,但目前已经分拆上市,并成为脱离母公司而独立运营的金融信息供应者,其核心业务除了传统上的、但众所周知的MSCI指数之外,还有Barra公司。Barra公司是投资组合风险分析工具的供应商,量化投资先驱。
事实上,虽然A股连续四次冲关终获MSCI部分认可,但MSCI明晟早将目光瞄准了中国这片快速成长的市场,先后发布了三代针对于A股市场的中国股票量化模型,就在本月,MSCI明晟又发布了新一代的中国股票模型——Barra 第三代中国模型(CNE5),对中国A股市场的量化投资的摸索又前进了一步。
从美国等发达资本市场看,量化投资已经开展了30多年,市场规模和份额不断扩大。1997年,全球量化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还只有1182亿美元,但截至2016年三季度,就迅速攀升到近3万亿美元,在全球很多大型股票交易所中,接近50%的交易来自各类量化投资方式。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量化投资或者量化选股更具优势。“在中国市场,用量化策略操盘可以说是有极高的概率长期跑赢大盘指数。”深圳市宜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量化策略研究员说,因为中国市场投资者结构以散户为主,近两年虽有所下降,但个人或散户投资者占比仍有80%-85%,大大高于机构投资者,这导致中国市场仍非有效市场,信息传递并不通畅,只有借住量化投资才能快速捕捉到大盘或者个股风吹草动带来的收益。
可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量化投资成为高不可攀,只能远远观望的“奢侈品”,但在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和云计算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一问题正在得到解决。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这一类开拓者,希冀借助新技术,将量化投资普惠化。
对于国外各大投资咨询机构或者信息服务机构,虽然量化投资经验丰富,但对中国市场仍容易“水土不服”,“量化模型并不是 放之四海而皆准 ,在不同市场必须要具有针对性,在中国市场就是要根据A股的独特性去构建和改进与之相适应的模式,而不是照搬国外经验。” 宜发财富化策略研究员说,2年前成立的宜发财富公司就是这类量化投资科技型公司的领头羊。
宜发财富将高频更新的可视化资讯,以定制化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最便捷最有效的信息,帮助用户更好的选择想要获取的资讯。除此之外,宜发财富的精选量化策略、立体扫描回测以及市面上特有的交易白盒化,将复杂的量化金融模型大众化、社交化、为用户带去高效、轻松的新一代炒股新体验。
“通过将专属于券商机构的大数据量化投资模型和最前沿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宜发财富使量化投资普惠化,即使最普通的投资者也可享用,符合其品牌初衷——让每位普通投资者可以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完善大家的投资方式。”宜发财富创始人如是说。